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拼音名】Hónɡ Zǐ Sū

【别名】木樨臭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走茎龙头草,多年生草本。多须根,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茎。茎直立,较粗壮,高50-70cm,四棱形,有槽。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卵圆形,长3-1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以叶脉处为多。花通常为腋生双花,总梗极短,常着生于茎最上部的1-3节上;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齿5,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呈二唇形,上唇3齿略高,下唇2齿略低,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长约4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直立,2裂或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下荫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酒杯、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关键字:紫苏
上一篇: 红子根
下一篇:红紫珠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紫苏叶/经典中药(6)
  • 紫苏梗/经典中药(9)
  • 紫苏子/经典中药(6)
  • 紫苏叶/中药图片(5)
  • 紫苏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紫苏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紫苏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痃癖酒/药酒大全(1)
  • 治咳止嗽酒/药酒大全(17)
  • 紫苏酒/药酒大全(5)
  • 紫苏子脂肪油/中药提取物(5)
  • 参苏饮/中药方剂(12)
  • 香苏散/中药方剂(6)
  • 紫苏葶/香精与香料(4)
  • 紫苏叶/中药图谱(5)
  • 紫苏梗/中药图谱(11)
  • 紫苏/中药图谱(8)
  • 紫苏子/中华本草(8)
  • 紫苏叶/中华本草(6)
  • 紫苏梗/中华本草(11)
  • 紫苏苞/中华本草(4)
  • 小洋紫苏/中华本草(4)
  • 大叶紫苏/中华本草(8)
  • 紫苏/中草药汇编(6)
  • 紫苏梗/中药材(9)
  • 紫苏叶/中药材(24)
  • 紫苏子/中药材(23)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13)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26)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13)
  • 紫苏苞/中草药大全(11)
  • 紫苏/中草药大全(13)
  • 小洋紫苏/中草药大全(6)
  • 红紫苏/中草药大全(6)
  • 大叶紫苏/中草药大全(5)
  • 山紫茶/药茶(13)
  • 细紫茶/药茶(11)
  • 紫苏茶/药茶(9)
  • 紫风茶/药茶(10)
  • 紧陈茶/药茶(7)
  • 紫参茶/药茶(8)
  • 紫苏安子茶/药茶(3)
  • 紫苏姜茶/药茶(4)
  • 紫连茶/药茶(4)
  • 紫苏解郁茶/药茶(18)
  • 紫苏通利茶/药茶(7)
  • 紫苏香梗茶/药茶(7)
  • 茯苓止利茶/药茶(3)
  • 木瓜羌茶/药茶(2)
  • 香苏茶/药茶(2)
  • 参苏茶/药茶(7)
  • 清宫减体茶/药茶(6)
  • 枇杷茶/药茶(3)
  • 草部·苏/本草纲目(4)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49)
  • 三子养亲汤/传统方剂(9)
  • 杏苏散/传统方剂(2)
  • 参苏饮/传统方剂(15)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27)
  • 香苏葱豉汤/传统方剂(12)
  • 华盖散/传统方剂(11)
  • 香苏散/传统方剂(17)
  • 紫苏醛;二氢枯茗醛;4-异丙烯基环己-1-烯-1-醛/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2)
  • 紫苏油/辅料手册(12)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25)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22)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19)
  • 紫苏梗/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紫苏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紫苏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16)
  • 紫苏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紫苏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紫苏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紫苏叶/中药手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