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紫苏叶
Zǐ Sū Yè紫苏叶别名:苏叶、苏、紫菜功效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英文名:Perilla Seed, Perilla Leaf始载于《本草图经》毒性无毒归经肺经、脾经药性温药味辛

  

目录

  1. 英文名:

  2. 拉丁名

  3. 别名:

  4. 处方名

  5. 来源

  6. 药用部位

  7. 制法

  8. 性状

  9. 鉴别

  10. 性味归经

  11. 功能主治

  12. 用法用量

  13. 贮藏

  14. 宜忌

  15. 化学成分

  16. 备注

  17. 摘录

  18. 附注

  19. 附:紫苏梗

  20. 附:紫苏子

  21. 参看

英文名:

LV WEIYANG  

拉丁名

Folium Perillae  

别名:

苏叶、赤苏、紫苏、皱苏、尖苏、香苏叶、鸡冠紫苏、绿未央。  

处方名

紫苏叶、苏叶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var. crispa (Thunb.) Hand.-Mazz.)、尖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acuta (Thunb.) Kudo)等的叶。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

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以上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茎(苏头)、茎(紫苏梗)、宿萼(紫苏苞)、果实(紫苏子)亦供药用。  

制法

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  

性状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 ,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鉴别

(1)本品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 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2) 取本品粗粉0.7g,置500ml 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 ,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再加石油醚(60 ~90℃)1.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小时,放冷,分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7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5~9g 。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宜忌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化学成分

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Pe-rillaldehyde)约55%,左旋柠檬烯 20~30%及α-蒎烯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Cumic acid)、矢车菊素3-(6-对香豆酰-β -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6-p-Coumaroyl-β-D-glucoside)5 -β-D-glucoside〕。又,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Isoegomaketone)等。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有异戊基-3-呋喃甲酮 (Isoamyl 3-furylketone)、紫苏醛、α-及β-蒎烯、 d-柠檬烯、ι-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苏醇(Perilla alcohol)、二氢紫苏醒、丁香油酚。紫苏含挥发油(紫苏油)约0.5%,油中含紫苏醛(l-perillaldehyde)16.8%- 22.6%,紫苏醇(l-perilla-alcohol)19.7%-23.1%,二氢紫苏醇(dihydroperilla- alcohol)7.4%-8.5%,苎烯约2.8%,芳樟醇3.2%-4.6%,薄荷脑4.2%-20%,丁香烯4.6%-22.7%,另含香薷酮 (elsholtziaketone)、台薷酮(naginataketone)、紫苏酮(perillaketone)、异白苏酮 (isoegomaketone)、榄香脂素(elem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莳萝油脑(dillapiol)及α-蒎烯等。另据报道含β-蒎烯、薄荷酮、丁香酚及其他呋喃酮衍生物。叶中的红色色素为花青素-3-(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5-β-D-葡萄糖甙 [cyanidin-3-(6- p-coumaroyl-β-D-glucoside)-5-β-D-glucoside]。  

备注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常用于日本料理的装饰,详细的日本料理运用技法,请参考日本料理专门网jpcook.com。  

摘录

《中国药典》  

附注

①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Britt.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叶绿色,花白色,习称白苏;一类叶和花均紫色或紫红色,习称紫苏。入药多取花叶紫色的。

②紫苏在我国栽培很广,栽培历史也很长,因而形成多个变种。除本书记载的回回紫苏外.尚有野紫苏var.acula(Thunb) Kudo和耳齿紫苏var.auriculato-dentata C.Y.Wu,据报道(中国植物志六十六卷)这些变种也均可入药。  

附:紫苏梗

本种为回回苏的干燥茎,商品呈方柱形,角钝圆,长短不一,直径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边均有直沟和直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和叶痕。体轻,质硬。以茎粗壮,紫棕色者为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附:紫苏子

本品为回回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功用: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性味:辛、温

参看

  • 《中医饮食营养学》- 紫苏叶

关键字:紫苏
上一篇: 紫苏梗
下一篇:紫檀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紫苏叶/经典中药(6)
  • 紫苏梗/经典中药(9)
  • 紫苏子/经典中药(6)
  • 紫苏叶/中药图片(5)
  • 紫苏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紫苏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紫苏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痃癖酒/药酒大全(1)
  • 治咳止嗽酒/药酒大全(17)
  • 紫苏酒/药酒大全(5)
  • 紫苏子脂肪油/中药提取物(5)
  • 参苏饮/中药方剂(12)
  • 香苏散/中药方剂(6)
  • 紫苏葶/香精与香料(4)
  • 紫苏梗/中药图谱(11)
  • 紫苏/中药图谱(8)
  • 紫苏子/中华本草(8)
  • 紫苏叶/中华本草(6)
  • 紫苏梗/中华本草(11)
  • 紫苏苞/中华本草(4)
  • 小洋紫苏/中华本草(4)
  • 红紫苏/中华本草(5)
  • 大叶紫苏/中华本草(8)
  • 紫苏/中草药汇编(6)
  • 紫苏梗/中药材(9)
  • 紫苏叶/中药材(24)
  • 紫苏子/中药材(23)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13)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26)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13)
  • 紫苏苞/中草药大全(11)
  • 紫苏/中草药大全(13)
  • 小洋紫苏/中草药大全(6)
  • 红紫苏/中草药大全(6)
  • 大叶紫苏/中草药大全(5)
  • 山紫茶/药茶(13)
  • 细紫茶/药茶(11)
  • 紫苏茶/药茶(9)
  • 紫风茶/药茶(10)
  • 紧陈茶/药茶(7)
  • 紫参茶/药茶(8)
  • 紫苏安子茶/药茶(3)
  • 紫苏姜茶/药茶(4)
  • 紫连茶/药茶(4)
  • 紫苏解郁茶/药茶(18)
  • 紫苏通利茶/药茶(7)
  • 紫苏香梗茶/药茶(7)
  • 茯苓止利茶/药茶(3)
  • 木瓜羌茶/药茶(2)
  • 香苏茶/药茶(2)
  • 参苏茶/药茶(7)
  • 清宫减体茶/药茶(5)
  • 枇杷茶/药茶(3)
  • 草部·苏/本草纲目(4)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49)
  • 三子养亲汤/传统方剂(9)
  • 杏苏散/传统方剂(2)
  • 参苏饮/传统方剂(15)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27)
  • 香苏葱豉汤/传统方剂(12)
  • 华盖散/传统方剂(11)
  • 香苏散/传统方剂(17)
  • 紫苏醛;二氢枯茗醛;4-异丙烯基环己-1-烯-1-醛/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2)
  • 紫苏油/辅料手册(12)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25)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22)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19)
  • 紫苏梗/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紫苏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紫苏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16)
  • 紫苏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紫苏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紫苏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紫苏叶/中药手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