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汇编> 浏览文章

【拼音名】Dīnɡ Xiānɡ

【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

【来源】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E. aromatica Baill.;Syzygium aromatica (L) Merr. et Perry],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细长,向上渐短;叶片长方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下延至柄,全缘。秋季开花,花有浓香,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径约6毫米;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红色,管状,先端4浅裂,裂片三角形,肥厚;花冠白色稍带淡紫,基部管状,较萼稍长,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数;子房下位,顶端有粗厚花柱,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稍有光泽,长方椭圆形,长1~1.5(~2.5)厘米,直径5~8(~12)毫米,先端有肥厚宿存花萼裂片,有香气。种子数粒,长方形。

【生境分布】栽培和野生于热带地区。原产于非洲摩洛哥,现我国广东也有种植。

【栽培】丁香是热带性植物,性喜温暖潮湿,要求年雨量1,200~1,700毫米,最低温度不低于10℃,温度低于8℃时叶片就出现冻害现象。适宜在肥沃的鲨壤土或粘壤土地栽培,用播种及空中压条繁殖,但以播种繁殖为主。播种前首先剥去果肉,然后将种子按种距3~5寸播下,盖土3~4分。播后浇水,并搭设荫棚,播后10天可出苗,出苗率95%以上。苗期要注意管理,生长半年后,苗高2~3寸,有4~6对真叶时移栽,行株距6~8寸。丁香幼苗根很细弱,移栽时需带土团。移栽培育1年后,苗高1尺以上时,即可移至大田。

【化学成份】花蕾(公丁香)含挥发油(即丁香油)14~20%,油中含丁香酚(eugenol)78~95%、乙酰丁香酚(acetyl eugenol)约3%及少量的丁香烯(caryophyllene)、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此外,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腊。果实(母丁香)含挥发油2~9%。

【药理作用】1.丁香水煎剂和丁香油对于猪、犬的蛔虫均有驱除作用,丁香油的效力更大,对于犬的钩虫病也有一定疗效。在体外,丁香水煎剂、乙醇浸剂和乙醚提取物均有麻痹或杀死猪蛔的作用。

2.抑菌试验:本品对于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试管内对布氏杆菌、鸟型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又因为丁香油及丁香酚对于皮肤无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脾胃,降逆气。主治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

【用法用量】0.5~1.5钱。

【附方】治胃寒呕逆:丁香1钱,柿蒂2钱。水煎服。

治胃痛:丁香2钱,肉桂、木香、乌药各4钱。攻研细末,每服2克,每日3次。

【备注】母丁香为丁香的干燥果实。在果实近成熟时采摘。应用与丁香花蕾相似,但药力较弱,功效较差。

关键字:丁香
上一篇: 丁茄
下一篇:丁香蓼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丁香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5)
  • 丁香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6)
  • 丁香/经典中药(5)
  • 母丁香/经典中药(8)
  • 丁香罗勒油/经典中药(3)
  • 细辛丁香治早泄/偏方秘方(3)
  • 硼砂丁香散治下肢溃疡/偏方秘方(2)
  • 丁香/中药图片(3)
  • 丁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9)
  • 母丁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6)
  • 丁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阳和启脾膏/膏方(0)
  • 固阳膏/膏方(4)
  • 木鳖止泻膏/膏方(1)
  • 阴痧救急膏/膏方(1)
  • 阳痧救急膏/膏方(0)
  • 益中膏/膏方(18)
  • 丁香炖鸡腿/药膳食疗(2)
  • 丁香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回阳救急酒/药酒大全(5)
  • 丁香山楂酒/药酒大全(4)
  • 参茸酒/药酒大全(10)
  • 茴香丁香酒/药酒大全(3)
  • 丁香酒/药酒大全(4)
  • 逐寒荡惊汤/中药方剂(3)
  • 丁香柿蒂汤/中药方剂(4)
  • 丁香杜鹃/中国植物志(4)
  • 丁香油/香精与香料(8)
  • 紫丁香/中药图谱(44)
  • 羽叶丁香/中药图谱(5)
  • 丁香油/中药图谱(8)
  • 丁香蓼/中药图谱(14)
  • 丁香/中药图谱(23)
  • 滇丁香/中药图谱(15)
  • 藏丁香/中药图谱(6)
  • 紫丁香/中华本草(6)
  • 羽叶丁香/中华本草(4)
  • 野丁香根/中华本草(5)
  • 野丁香/中华本草(3)
  • 细花丁香蓼/中华本草(4)
  • 母丁香/中华本草(3)
  • 毛野丁香叶/中华本草(4)
  • 关东丁香/中华本草(5)
  • 丁香枝/中华本草(4)
  • 丁香油/中华本草(5)
  • 丁香树皮/中华本草(4)
  • 丁香露/中华本草(4)
  • 丁香蓼根/中华本草(5)
  • 丁香蓼/中华本草(6)
  • 丁香根/中华本草(5)
  • 丁香/中华本草(3)
  • 滇丁香/中华本草(3)
  • 藏丁香/中华本草(2)
  • 白花丁香/中华本草(2)
  • 毛野丁香叶/中草药汇编(6)
  • 丁香罗勒/中草药汇编(5)
  • 丁香蓼/中草药汇编(3)
  • 紫丁香/中草药大全(11)
  • 羽叶丁香/中草药大全(4)
  • 野丁香根/中草药大全(6)
  • 野丁香/中草药大全(10)
  • 小丁香/中草药大全(4)
  • 细花丁香蓼/中草药大全(4)
  • 水丁香/中草药大全(3)
  • 毛野丁香叶/中草药大全(3)
  • 母丁香/中草药大全(6)
  • 关东丁香/中草药大全(5)
  • 丁香枝/中草药大全(4)
  • 丁香油/中草药大全(4)
  • 丁香树皮/中草药大全(5)
  • 丁香罗勒/中草药大全(2)
  • 丁香露/中草药大全(4)
  • 丁香蓼根/中草药大全(2)
  • 丁香蓼/中草药大全(2)
  • 丁香根/中草药大全(2)
  • 丁香/中草药大全(2)
  • 滇丁香/中草药大全(5)
  • 丁香酚/辅料(14)
  • 丁香油/辅料(16)
  • 丁香茎叶油/辅料(18)
  • 丁 香/中药材(16)
  • 细香茶/药茶(15)
  • 藿石香茶/药茶(22)
  • 温白茶/药茶(8)
  • 莲香茶/药茶(1)
  • 丁香茶/药茶(1)
  • 丁香柿蒂茶/药茶(5)
  • 丁半茶/药茶(6)
  • 木部·丁香/本草纲目(5)
  • 藏丁香/中草药大全(5)
  • 白花丁香/中草药大全(6)
  • 消积丸/传统方剂(14)
  • 补筋丸/传统方剂(13)
  • 丁香柿蒂汤/传统方剂(5)
  • 香棱丸/传统方剂(9)
  • 定吐丸/传统方剂(2)
  • 丁桂散/传统方剂(10)
  • 丁萸理中汤/传统方剂(34)
  • 丁香散/传统方剂(8)
  • 六味丁香丸/藏药标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