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拼音名】Dīnɡ Xiānɡ Liǎo

【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水冬瓜、水丁香、水苴仔、水黄麻、水杨柳、田蓼草、红麻草、银仙草、田痞草、水蓬砂、水油麻、山鼠瓜、水硼砂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季结果时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无毛或微被短毛。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全缘,近无毛,上面有紫红色斑点。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黄以,无柄,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针形,长2.5-3mm,外略被短柔毛;花瓣4,稍短于花萼裂片;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略具4棱,长1-4cm,宽约1.5mm,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间、水边、沟畔湿处及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全株较光滑。主根明显,长圆锥形多分枝。茎直径0.2-0.8cm,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味咸,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层窄。外侧2-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3-4列细胞形大,壁薄;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壁厚木化。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散在,壁木化;射线宽1-2列细胞。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贿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簇晶。

【化学成份】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ie)。

【药理作用】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分钟,冷却,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1.取滤液少许,滴于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2.取滤液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本品喜生水田、水边,花及子房形态与丁香相近,全草类蓼,蒴果颇似胡麻,胡麻又称油麻,因而有水丁香、丁香蓼、田蓼草、水油麻诸名。

关键字:丁香
上一篇: 丁香根
下一篇:丁香蓼根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丁香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5)
  • 丁香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6)
  • 丁香/经典中药(5)
  • 母丁香/经典中药(8)
  • 丁香罗勒油/经典中药(3)
  • 细辛丁香治早泄/偏方秘方(3)
  • 硼砂丁香散治下肢溃疡/偏方秘方(2)
  • 丁香/中药图片(3)
  • 丁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9)
  • 母丁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6)
  • 丁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阳和启脾膏/膏方(0)
  • 固阳膏/膏方(4)
  • 木鳖止泻膏/膏方(1)
  • 阴痧救急膏/膏方(1)
  • 阳痧救急膏/膏方(0)
  • 益中膏/膏方(18)
  • 丁香炖鸡腿/药膳食疗(2)
  • 丁香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回阳救急酒/药酒大全(5)
  • 丁香山楂酒/药酒大全(4)
  • 参茸酒/药酒大全(8)
  • 茴香丁香酒/药酒大全(3)
  • 丁香酒/药酒大全(4)
  • 逐寒荡惊汤/中药方剂(3)
  • 丁香柿蒂汤/中药方剂(4)
  • 丁香杜鹃/中国植物志(4)
  • 丁香油/香精与香料(7)
  • 紫丁香/中药图谱(43)
  • 羽叶丁香/中药图谱(5)
  • 丁香油/中药图谱(8)
  • 丁香蓼/中药图谱(14)
  • 丁香/中药图谱(23)
  • 滇丁香/中药图谱(15)
  • 藏丁香/中药图谱(6)
  • 紫丁香/中华本草(6)
  • 羽叶丁香/中华本草(4)
  • 野丁香根/中华本草(5)
  • 野丁香/中华本草(3)
  • 细花丁香蓼/中华本草(4)
  • 母丁香/中华本草(3)
  • 毛野丁香叶/中华本草(4)
  • 关东丁香/中华本草(5)
  • 丁香枝/中华本草(4)
  • 丁香油/中华本草(5)
  • 丁香树皮/中华本草(4)
  • 丁香露/中华本草(4)
  • 丁香蓼根/中华本草(5)
  • 丁香根/中华本草(5)
  • 丁香/中华本草(3)
  • 滇丁香/中华本草(3)
  • 藏丁香/中华本草(2)
  • 白花丁香/中华本草(2)
  • 毛野丁香叶/中草药汇编(6)
  • 丁香罗勒/中草药汇编(5)
  • 丁香蓼/中草药汇编(3)
  • 丁香/中草药汇编(2)
  • 紫丁香/中草药大全(11)
  • 羽叶丁香/中草药大全(4)
  • 野丁香根/中草药大全(6)
  • 野丁香/中草药大全(10)
  • 小丁香/中草药大全(3)
  • 细花丁香蓼/中草药大全(3)
  • 水丁香/中草药大全(3)
  • 毛野丁香叶/中草药大全(3)
  • 母丁香/中草药大全(6)
  • 关东丁香/中草药大全(5)
  • 丁香枝/中草药大全(4)
  • 丁香油/中草药大全(4)
  • 丁香树皮/中草药大全(5)
  • 丁香罗勒/中草药大全(2)
  • 丁香露/中草药大全(3)
  • 丁香蓼根/中草药大全(2)
  • 丁香蓼/中草药大全(2)
  • 丁香根/中草药大全(2)
  • 丁香/中草药大全(2)
  • 滇丁香/中草药大全(5)
  • 丁香酚/辅料(14)
  • 丁香油/辅料(16)
  • 丁香茎叶油/辅料(18)
  • 丁 香/中药材(16)
  • 细香茶/药茶(15)
  • 藿石香茶/药茶(22)
  • 温白茶/药茶(8)
  • 莲香茶/药茶(1)
  • 丁香茶/药茶(1)
  • 丁香柿蒂茶/药茶(5)
  • 丁半茶/药茶(6)
  • 木部·丁香/本草纲目(5)
  • 藏丁香/中草药大全(5)
  • 白花丁香/中草药大全(6)
  • 消积丸/传统方剂(11)
  • 补筋丸/传统方剂(13)
  • 丁香柿蒂汤/传统方剂(5)
  • 香棱丸/传统方剂(9)
  • 定吐丸/传统方剂(2)
  • 丁桂散/传统方剂(10)
  • 丁萸理中汤/传统方剂(32)
  • 丁香散/传统方剂(8)
  • 六味丁香丸/藏药标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