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炮制方法】南朝宋时有酒浸焙制(《雷公》)。唐代有米泔浸制(《理伤》)。宋代有酒浸炒(《妇人》)、酒浸(《百问》)。元代有面水炒制(《世医》)。明代增加了酒洗(《万氏》),酒拌(《宋氏》)、酒蒸(《醒斋》)、炒制(《医学》)等炮制方法。清代有酒洗蒸(《良朋》)、酒煎制(《玉尺》)。
【现代炮制方法】
1、续断:取原药材,除去芦头等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酒续断:取续断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带黑色时,取出放凉。续断每100公斤用黄酒10公斤。
3、盐续断:取续断片用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续断每100公斤用食盐2公斤。
【饮片性状】
①续断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直径0.4~1.2厘米。表面粗糙,有沟纹,微带墨绿色或棕色,有黄色花纹(维管束)。周边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皱纹;气微,味苦,微甜而涩。
②酒续断形如续断片,表面微黑色或灰褐色,略有酒气。
③盐续断形如续断片,表面黑褐色,味微咸。
【质量标准】续断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2.0%,水浸出物不得少于45.0%,含川续断皂苷Ⅵ不得少于2.0%。续断饮片、酒续断、盐续断含川续断皂苷Ⅵ均不得少于1.5%。
【炮制目的】
①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经、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作用。
②生续断补肝肾,通血脉,强筋骨,多用于筋骨疼痛。
③酒续断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盐续断经盐制后可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作用,多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或胎动漏血。
【应用选择】
1、生用腰背酸痛:常与杜仲、牛膝、桑寄生等同用,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肝肾不足,腰背酸痛,足膝软弱。配伍当归、附子、萆薢等,可治肢肿,肌肉麻木,风湿痹痛,如续断丸(《杂病源流犀烛》)。
2、制用
(1)酒续断
①风湿痹痛:常与秦艽、独活川芎、杜仲等同用,能通经活血,除风湿痹痛,可用于风寒湿痹,气血凝滞,筋骨疼痛,如三痹汤(《妇人》)。
②跌打损伤:常与当归、牛膝、乳香、没药同用,能通血脉,续笳骨,可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局部肿痛。
③虚寒腹痛:配伍川芎、酒当归、炮姜等,治肝劳虚寒腹痛,转筋骨痛,如续断丸(《准绳》)。
(2)盐续断
①遗尿、遗精:常与杜仲、菟丝子、沙苑子等同用,能补肾止精缩尿,可用于肾亏腰膝酸软、尿频、遗尿、遗精。
②崩漏下血:常与杜仲、阿胶、艾叶等同用,能止漏安胎,可用于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胎动不安。
【现代研究】研究表明炮制对续断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炮制前后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略有变化;炮制品水分含量下降,溶出率升高;酒炙、盐炙的续继中Zn、Mn、Se含量均上升,生品、酒炙品所含Ca量略高;生续断熊果酸含量为0.06%,炮制后含量增加,酒续断和盐续断为0.12%和0.10%。药理研究结果显示,续断的生品、盐炙、酒炙品均具镇痛、抗炎及抗凝血作用,酒炙品的作用更明显,实验结果与续断酒炙后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的传统中医理论相吻合。通过小鼠扭体实验、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以及小鼠皮下消血肿实验考察川续断不同炮制品的药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酒炙续断有镇痛作用,酒炙品及生品有抗炎作用明显,盐炙品、清炒品及生品的消血肿作用显著,说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续断的药效影响不一致。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黄、炒炭、酒润后麸炒等。
2、文献摘录采得后,横切锉之,又去向里硬筋了,用酒浸一伏时,焙干用。(《雷公》)酒洗,炒,治经枯血少。(《妇人》)入血崩金疮药生用(《得配》)。
【总结】续断载于《神农本草经>。酒制法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酒制能通血脉,散寒滞,为历代所沿用。盐制法见于近代,盐制后可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作用。目前以切片生用为多,亦有酒制和盐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