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厚朴三物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八两(24克)、大黄四两(12克)、枳实五枚(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实。

  【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术后腹胀、癃闭。

  1.术后腹胀: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术后24小时后给予厚朴三物汤加味。结果:治疗组症状基本消失者25例;对照组40例中术后服药48小时内,症状基本消失者12例。(《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10期)

  2.癃闭: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使用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直至小便通畅为止。对照组使用外敷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葱白捣碎后加入少量的麝香将其敷在肚脐上,使用热熨方式大约15分钟后,再使用冰水熨方式大约15分钟,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为止。结果:试验组有效例数为48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例数39,有效室78%。(《中国处方药》2014年第10期)

  3.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针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治疗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内毒素与转氨酶水平。治疗组每日予本方加味。结果:治疗组内毒素与AST.ALT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天津中医药》2009年第3期)

  【方解】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两方含有相同的中药成分,但是这三种药物用量及君臣佐使位置存在显著差别。小承气汤作用在于荡积攻实,以大黄为君;本方作用在于行气泄满,以厚朴为君,具有显著的消积行气功效,临床上适用于里实气滞之证治疗。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发挥与其成分中的蒽醌类有直接关系。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药物剂量不同,经过煎煮后药汤中蒽醌类成分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这便决定了小承气汤行气通便功效明显优于本方,两种药方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

  【方歌】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法更神奇。


关键字:厚朴 通便
上一篇: 当归六黄汤
下一篇:桃核承气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厚朴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2)
  • 厚朴/经典中药(3)
  • 厚朴花/经典中药(13)
  • 厚朴茯苓治小儿厌食/偏方秘方(4)
  • 厚朴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4)
  • 厚朴花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6)
  • 厚朴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通便灵胶囊/中成药大全(1)
  • 通便宁片/中成药大全(9)
  • 苁蓉通便口服液/中成药大全(3)
  • 大黄通便颗粒/中成药大全(0)
  • 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9)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芙蓉膏/膏方(2)
  • 犀角膏/膏方(2)
  • 生肌膏/膏方(14)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大黄膏/膏方(10)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祛毒膏/膏方(2)
  • 白芥子膏/膏方(2)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1)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润肠膏/膏方(3)
  • 春雪膏/膏方(3)
  • 黑膏/膏方(0)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1)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4)
  • 黄连膏/膏方(0)
  • 射干膏/膏方(3)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
  • 阿胶膏/膏方(4)
  • 丹溪琼玉膏/膏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