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当归注射液
Injectio Angelieae Sinensis Composita
本品系自当归、川芎,红花提制的灭菌水溶液。浓度为75%。即本品每2ml含原药材当归、川芎、红花各0.5 g。
【原料与用量】①
当归
川芎
红花各250 g
吐温-805 ml
葡萄糖适量
注射用水加至1000 ml
【制法】1.将当归、川芎与红花分别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投入蒸馏瓶中,加蒸馏水适量(浸没原料为度),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约300~400 ml,冷藏备用。
2.将蒸馏后之药渣内的药液过滤,药渣加蒸馏水煎煮2次,将过滤液与两次煎煮液合并,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三倍量95%乙醇,边加边搅拌,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除去沉淀物,回收乙醇,同样加醇处理反复二次,得浓缩液,继续蒸发至无醇味为止。
3.将醇处理后的药液加蒸馏水至原体积l倍量,冷藏24小时后,过滤除去沉淀物。药液加0.5%活性炭,100℃热处理30分钟,冷藏过夜过滤,滤液与蒸馏液合并,用10%无水碳酸钠调pH 7.0~7.5,再冷藏24小时。过滤(甩滤纸板或纸浆均可),加入吐温-80,并加葡萄糖适量调节等渗,添加注射用水至适量,再用纸浆(或滤纸板)过滤,然后用G 3垂熔玻璃漏斗精滤。灌封于2ml或20 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
30分钟,即得。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主要作用活血化瘀。临床常采取穴位或肌内注射治腰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外伤性截瘫、支气管哮喘、痛经等。近年来用于治疗浅部静脉炎,收到良好效果。亦有用本品静滴沿冠心病的,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穴位注射每穴0.5~1ml。
治静脉炎时,用7.5%浓度,沿着硬索条双侧,每隔一定距离,皮下注入0.5~1ml,一次用量最多30 ml,隔日一次。治冠心病时,用7.5%浓度40ml混入等渗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一次,一月为一疗程。
【注解】1.本品中所用的原料:当归、川芎、红花的来源与成分分别见“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项下。
因为考虑到原料中既含有挥发油,又含有非挥发性的水溶性成分,故本品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水蒸汽蒸馏与水醇处理配合的方法,这在有效成分未完全清楚的中草药中可算是有代表性的二种制法。
2.在有挥发油类成分的制剂中,不宜用活性炭处理,以免挥发油被吸附损失,但本品亦可供静滴用,故水醇处理部分(含非挥发性成分)加活性炭热处理并冷减,除脱色外,还能吸附热原及其它胶体状杂质,以提高成品的澄明度。
3.本品可供静注或静滴,故须用葡萄糖调节等渗。本品的冰点下降度测定法如下②。
将样品装于有搅拌器的测定试管内,插入精确到0.01℃的温度计,然后于冰浴(控制在一6~一10℃)中搅拌,此时温度遂渐下降,当出现结冰时,温度则又上升,至稳定后(有固相和液相同时存在)即为冰点。
将测定管取出解冻后再复测,记录二次,各测定值的平均值之差,即为该药液的冰点下降度。
实验证明;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冰点下降数△TF溶液中溶质的重量克分子浓度成正比。
△Tf =Kfm
式中比例系数Kf为冰点下降常数,只与溶剂性质有关与溶质无关。例如水的Kf值等于1.86。
复方当归注射液测定药液的冰点下降度△Tf =一0.375℃,血液△Tf =一0.52℃,则药液与血液相差0.520—0.375=0.145℃,以水为溶剂,其Kf=1.86,试用无水葡萄糖调节成等渗溶液。
根据△Tf =Kfm m=△Tf /K f =0.145/1.86=0.0779
即在l,O0O g药液中再加入C6H1206 0.0779×180.16=14.03 g。若C6H1206·H20调节成等渗时,则需在1000 g药液中再加入C6H12O6·H2O(分子量=198.17)0.0779×198.17=15.44 g,即配成等渗溶液。
参考文献
①安阳市东方红制药厂,中草药通讯,1970,4,32。
②沈阳药学院,《药用物理化学》,197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