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莎草根、香附子、香头草、雀头香、雷公头。
【英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Rhizome of Nutgrass Galingale、Cyperus Rotundus。
【来源】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根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毛状物。茎锐三角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边及水边、湿地、河沟和沙地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沸水略煮或蒸透后晒干,也可不经火燎或蒸煮直接晒干,均称毛香附;在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或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即为光香附。
【药材性状】纺锤形,或略弯曲,长2~3.5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并有明显而隆起的环节6~10个,节长2~6毫米,节上有众多朝向一方的棕色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的较光滑,有细密的纵脊纹。质坚硬,蒸煮者断面角质样,棕黄色或棕红色,生晒者断面粉性,类白色;内皮层环明显,中柱色较深,维管束点清晰可见。气芳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归肝经、三焦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6~9克,煎汤内服。用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药理研究】挥发油及醇提取物对大鼠有显著的镇痛和解热作用。有松弛平滑肌和雌激素样作用,有抗炎、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还有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离体脂肪组织的分解;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和细胞凋亡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约1%,油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叶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萝卜苷、β-谷固醇、大黄素甲醚等成分。
【使用禁忌】气虚无滞者慎服;阴虚、血热者禁服。
【相关药方】①治偏正头痛:川芎60克,香附(炒)120克。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②治吐血:香附(去毛)150克,甘草(锉,炙)3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6克,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香草汤)
③治鼻衄:香附(为末),妇人发(烧灰),研匀,汤调方寸匕服。《卫生易简方》
④治尿血:香附、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全生指迷方》
⑤安胎:香附(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3克。《中藏经》铁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