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天麻
Tiān Má
天麻
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鬼督邮、水洋芋、冬彭、离母、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
功效作用: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英文名:Tall GasTCMLIBodia Tuber, Tuber of Tall GasTCMLIBodia
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毒性无毒归经肝经药性平药味甘

天麻为多年生共生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目录

  1. 植物
    1. 分布
    2. 世界分布
    3. 中国分布
    4. 形态特征
    5. 生活习性
    6. 常见种类
    7. 种植栽培
  2. 中药材
    1. 基本资料
    2. 采制
    3. 性状
    4. 化学成分
    5. 化学鉴定
    6. 昭通天麻的鉴别
    7. 鉴别真伪
    8. 功能主治
    9. 用法用量
    10. 不良反应
    11. 注意事项
    12. 规格标准
    13. 验方
    14. 药膳
    15. 炮制方法
    16. 文献记载
  3. 参看

植物

分布

世界分布

天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东起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的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中国分布

野生天麻广泛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主产干贵州毕节、大方、黔西、贵定、赫章、都匀、遵义,四川荥经、古蔺、叙永、宜宾、雷波、马边、通江、茂县、乐山、洪雅、雅安、茂汶、汶川;云南昭通、彝良、镇雄、永善、大关、绥江、盐津、鲁甸等地。此外,陕西汉中、安康、商雒,甘肃甘南、文县、陇南.河南西峡、卢氏、桐柏,占林浑江、抚松、临江、通化及安徽岳西,霍山亦产。

家种天麻主产于湖北麻城,陕西城固、西乡、勉县、宁强、镇安、商州、南部;安徽霍山,岳西、金寨;四川通江、广元;贵州锦屏、务川、德江、都匀、安顺;湖北鹤峰、恩施、郧西、郧县、竹山,宜昌;河南西峡、桐柏、栾川,吉林抚松、辽宁新宾等地。   

形态特征


天麻

天麻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30~150厘米,黄褐色,下部疏生数枚膜质鞘。无绿叶,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地下块茎肥厚,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哑铃形,长约10(-20)厘米,粗3-5 (-7)厘米,肉质,常平卧;有均匀的环节,节上轮生多数三角状广卵形的膜质鳞片。总状花序顶生,花期显著伸长,长30-50厘米,具花30-50(-100);苞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1.5厘米,与子房(连花梗)近等长;花淡绿黄、蓝绿、橙红或黄白色,近直立,花梗长3一5毫米;萼片与花瓣合生成花被筒,筒长约1厘米,口部偏斜,直径5-7毫米,顶端5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白色,先端3裂;唇瓣藏于筒内,无距,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毫米,上部边缘流苏状;合蕊柱长5~6毫米,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转,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厘米,直径8一9毫米。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活习性

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k ex Fr.)Karst.〕和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健常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常见种类

天麻在我国普遍栽培,分布较广,在种内产生了许多变异,经常可以看到花的颜色、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含水量不同的天麻。周铉等曾根据以上特点,将天麻划分为4个类型,即原变型——红天麻(Gelata Bl.F.elata)、绿天麻(G.elata Bl.F.Viridls MalKino)、乌天麻(G.elata Bl.F.Glauca S Chow)、黄天麻(Gelata Bl.F.Flavida S Chow)。  

种植栽培

1、选地、整地: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⑴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等,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窖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1层,相邻二棒间的距离为6-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荫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作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上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如采用人工菌床和塑料袋栽培,所用种麻为生长健壮的白麻和米麻,由于采用人工控温,栽培时间从11月至翌年4月均可进行。

⑵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田间管理:天麻裁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目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虫害防治

⑴乱根病

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 ⑵蛴螬

幼虫咬断茎秆或咀食大麻根,造成断茎和根部空洞。

⑶蝼蛄

成虫和若虫危害天麻茎和在地下作隧道,被害天麻断面处呈麻丝状。

防治方法:上述两种病害用灯光诱杀成虫,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毒饵诱杀,用0.025千克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5、采收加工

冬栽的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收。春栽的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收。

野生天麻多在芒种前后采挖。挖时注意收大留小,小的让它继续长大。挖后去茎,洗去泥土,擦去粗皮,分大小3、4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加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钟,小者煮3~4分钟,以能煮过心为准。炕时,先急火而后缓火,要经常翻动(不宜直接用手翻,以免手污染至发黑),并用干净的布擦去天麻上的水汽,若膨胀用小针刺几个小孔放气,至半干时宜用石头或木板压一夜,使体扁,再晒或炕至全干。  

中药材

基本资料

药材


天麻

来源: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药材
别名:
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

药材拉丁名:Rhizom Gastrodiae

药材
英文名:
Tall Gastrodia Tuber

产地:主产于安徽大别山,陕西秦巴山区,四川、云南、贵州。

主要成分: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甙、多粮、维生素A类物质、粘液质。  

采制

冬至以后茎枯时采挖者称“冬麻”,体重饱满质佳;立夏以前植株出芽时采挖者称“春麻”,体松皮多皱缩者质次。挖得后,除去地上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60℃以下烘干或晒干。润透切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  

性状


天麻

天麻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厘米,宽1.5~6厘米,厚0.5~2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具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性平,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  

化学成分

天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维生素A 类物质、苷、结晶性中性物质、微量生物碱、黏液质等。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含量约为0 .025%。现已能人工合成天麻素(天麻苷)、天麻苷元及其类似物。近证明天麻多糖也是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化学鉴定


天麻

1.取粉末1g,加水10ml,浸泡1h,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滴,显紫红色或酒红色。(与淀粉区别)

2.取粉末1g,加45%乙醇10ml,浸泡4h,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硝酸汞溶液(取汞1份,加发烟硝酸1份溶解后,加水2份稀释制成)0.5ml,加热,溶液显玫瑰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3.取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0nm±1nm处有最大吸收或出现一肩峰;另取滤液1ml,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19-224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

4.70%乙醇提取液作供试品溶液,以天麻甙对照品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二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9:1)展开,10%磷钼酸乙醇喷雾,110℃烘干,样品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处,在相同的蓝色斑点。  

昭通天麻的鉴别

1、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2、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3、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4、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5、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6、云天麻煮出来无酸味。

云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鉴别真伪


天麻

市场上常见的假天麻有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理菊的根、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的块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葫芦科植物赤爬的块茎、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商陆科植物羌商陆的根、芭蕉科植物芭蕉芋的根茎,这些植物根茎形状与天麻十分相似,有时真假难辨,需要掌握要领进行鉴别。根据老药工的经验,辨别真假天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头顶茎基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圆。若再鉴别不开,就需要请专家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了。

商陆根外形与天麻相似,但其毒性较大,误食会有生命危险。天麻的药用部分是地下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稍皱缩略弯曲,一端有红色或棕色的残留茎,另一端有圆脐状的根痕,通常每块长6~10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多纵皱、质坚硬,外观及纹路类似西洋参。切开后断面平坦,无纤维点,呈半透明角质状,有光泽,味微苦带甜,嚼之有黏性,而商陆根的横切面凹凸不平,色深,呈纤维性,味苦,嚼之麻舌。  

功能主治


天麻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用法用量

一日~10克。煎汤,浸酒,入菜肴。研末服,每次~1.5克。  

不良反应

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以上患者一样的不良反应。

服用天麻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对天麻的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古人早有认识。如《本草纲目》云:“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本经逢原》也云:“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清代名医吴仪洛更是直言:“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风者忌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剂量是40克以上,中毒潜伏期是1~6小时。  

注意事项

使用天麻时“药不对证”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使用天麻时应注意这样几点:

1.凡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天麻

2.重视配伍应用。《本草衍义》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的记述。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天麻丸等。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

3.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证加减,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天麻不宜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遇热极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晒干研末,用煎好的汤药冲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5.使用单味天麻或天麻制剂时,如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肤瘙痒等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粗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黄色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疤痕。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味甘微辛。每公斤支以内,无空心、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黄色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疤痕。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味甘微辛。每公斤支以内,无空心、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黄色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疤痕。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或棕黄色稍有空心。味甘微辛。每公斤支以内,大小均匀。无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每公斤支以外。凡不合一、二、三等的碎块、空心及未去皮者均属此等。无芦茎、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家种或野生天麻,均按此分等。  

验方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4、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6、天麻杜仲酒

①成份:天麻、杜仲、木瓜各50克。

②用法:以白酒500克浸渍。

③主治:以天麻祛风止痛,杜仲强筋骨、止腰痛,木瓜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筋脉拘挛。  

药膳

1、芎麻蒸鱼:

原料:天麻15克,川芎10克。

烹制方法:鲤鱼1尾。鲤鱼去鳞甲、肠杂,洗净,剖开,放入天麻、川芎,加生姜、胡椒、盐等,置碗中,添适量的水,蒸熟。

食法、食量:除去川芎食。

功效:以天麻平抑肝阳、止痛,川芎镇静止痛。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止亢或高血压病,眩晕头痛。

2、天麻炖鸡

原料:母鸡1只(重约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冻菇 50克,鸡汤 500克,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效: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3、天麻猪脑粥  

原料:天麻10克,猪脑1个,粳米250克。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效: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来源:《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4、天麻烧牛尾


天麻烧牛尾

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来源:《食用菌饮食疗法》。

5、天麻炖甲鱼  

原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效: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肝炎等症。

来源:《膳食保健》。

6、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烹制方法:

⑴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⑵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⑶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7、半夏白术天麻汤

原料: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8、天麻竹沥粥  

原料:天麻10克,粳米100克,竹沥3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9、天麻肉片汤 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原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10、天麻蒸猪脑


天麻猪脑粥

原料: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

烹制方法:

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11、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12、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13、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14、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15、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16、天麻核桃鱼


天麻核桃鱼

原料:去皮鲜天麻100克,核桃仁3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条(约1500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2克,白糖5克,胡椒粉2克,香油10克,葱姜各10克,水豆粉10克。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盒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第二次淘米水浸泡,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等的淘米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起沥干水份切片(丝)待用。

2.将天麻片(丝)、核桃仁放入鱼头和鱼腹内,鱼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30分钟左右。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补脑益智。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智力低下等症的辅助食疗。

17、天麻鱼头汤


天麻鱼头汤

原料:活鲤鱼一条,去皮鲜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姜末各6克,酱油、麻油各10毫升,黄酒15毫升,白糖20克,葱9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淀粉、鲜汤各适量。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盘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中,然后放入葱、姜,加水适量,上笼蒸30分钟出锅待用。

3.用水淀粉、鲜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麻油等调料,在锅内烧开勾芡,浇在鱼头上即成。

功效:活血祛风,养血生发,健脾和中,补益肝肾。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生发护发,此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目眩肢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的辅助食疗。

18、天麻冬菜扣肉


天麻冬菜扣肉

原料:去皮鲜天麻150-200克,五花猪肉500克,川冬菜200克,姜片15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肉汤200毫升,胡椒粉2克,精盐5克,蜂蜜20克。

做法:天麻洗净砸碎,五花猪肉入热水锅中煮片刻,捞出抹上蜂蜜入热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凉切片,码于盘中。川冬菜洗净切碎,入砂锅,盐、葱、姜、味精、酱油、料酒及肉汤煸炒,浇在肉片上,撒上天麻、盐、胡椒粉,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膳食。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止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并能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滋润皮肤,使毛发光泽。

19、天麻山鸡火锅


天麻山鸡火锅

原料:去皮鲜天麻片100克,鲜何首乌50克,鲜人参片25克,山鸡一只(重约2000克左右),鲜香菇500克,熟鹌鹑蛋16个,菠菜、土豆各250克,水发粉条150克,韭菜末、精盐、鸡精、色拉油、香油、生姜片、花椒粉、葱白段、料酒、高汤适量。

制作:

1.将山鸡烫去毛、爪、嘴,剖腹去净内脏,洗净,剁成块;天麻、何首乌洗净切成薄片。

2.锅置火上,锅内加入色拉油烧熟,加入生姜片、葱白段、花椒粉、山鸡块妙香后,加入高汤、天麻片、何首乌片、人参片烧沸,打去浮沫,烧至九成熟后,加精盐、料酒烧熟后待用.

3.土豆去皮,切片,用水漂洗后装盘待用;香菇去蒂洗净,撕成条装盘;菠菜去根和老黄叶,洗净理顺好,装盘;水发粉条洗净切段,装盘;熟鹤鹑蛋去皮,装盘待用。

4.将韭菜末、香油、精盐、鸡精、色拉油拌匀,制成调料盘,每人盘,再将锅内炖好的原料倒入火锅中,点燃火烧沸,烫食或蘸食。

功效: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具有补肝、益肾补血、祛风活络等功效;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山鸡性味甘温,具有滋养气血、强筋健骨等功效.何首乌、人参、山鸡与天麻合用,具有大补气血、益肝肾、乌须黑发等功效,可治疗气血两虚,适合舞蹈演员、运动员等活动强度大者食用。

20、天麻猪排骨火锅


天麻猪排骨火锅

原料:去皮鲜天麻200克,猪排骨750克,猪肉500克,薏苡仁、草果、莲子、猪板油各50克,菜花250克,小白菜、平菇、花生油各100克,冰糖20克,姜末35克,料酒30克,猪肉汤3000毫升。

制作:

1.天麻用温水浸泡30分钟,洗净,切成薄片;草果去子粒留果皮;薏苡仁洗净去杂质;莲子温水泡发去心;猪排骨洗净沥去水,用砍刀剁成6-8厘米长的小段,入开水锅氽一下,捞出沥去水;猪肉用片刀切成厚0.3厘米、长6-8厘米、宽4-6厘米的薄片;冬瓜去皮和瓜瓤,切成薄片;菜花切成小朵;平菇撕成条状;小白菜洗净。以上原料除药物和猪排骨外,均装盘待用。

2.炒锅置火上,放花生油烧热,下姜末炒几下,放入猪排骨炒至白色,加入猪板油、冰糖、精盐、料酒,炒匀,加入猪肉汤烧开锅,打尽浮沫,倒入大锅中,加入药物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亦可用香油、味精、精盐配制成调味盘,每人盘,蘸食或饮汤。

功效:猪排骨性味甘、平,具有补阴益髓之功效。草果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去痰、祛寒止痛、消食化积等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湿等功效。猪排骨、草果、薏苡仁、莲子与天麻合用,能健脾燥湿,行气止痛、消食平胃,适用于虚寒、饮食停滞、食欲不振、手足发冷、湿重便糖等症的辅助食疗。

21、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炮制方法

中药材炮制是指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 ,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的过程。又称炮炙、修事、修治等。其中炮炙也专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潮湿不宜于保存等,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可以达到使药材纯净、矫味、降低毒性和干燥而不变质的目的。另外,炮制还有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便于调剂制剂等作用。中药炮制方法通常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5大类。

天麻的炮制一般有以下几种:

天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七成透,捞出,稍晾,再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炒天麻:先用文火将锅烧热,随即将片倒入,炒至微黄色为度。

煨天麻:将天麻片平铺于喷过水的表芯纸上,置锅内,用文火烧至纸色焦黄,不断将药片翻动至两面老黄色为度。

《雷公炮炙论》:“修事天麻十两,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熬焦熟后,便先安置天麻十两于瓶中,上用火熬过蒺藜子盖内,外便用三重纸盖并系。从已至未时,又出蒺藜子,再入熬炒,准前安天麻瓶内,用炒了蒺藜子于中,依前盖,又隔一伏时后出。如此七遍,瓶盛出后,用布拭上气汗,用刀劈,焙之,细锉,单捣。”

《纲目》:“若治肝经风虚,惟洗净,以湿纸包,于糠火中煨熟,取出切片,酒浸一宿,焙干用。”   

文献记载

《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开宝本草》:六髦罘缡裕闹新危,利腰膝,强筋力。

《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神农本草经》: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名医别录》: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

《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本草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药。

《本草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

《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

《本草衍义》: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中国药典》: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药品化义》: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癎、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抱朴子》:独摇芝,无风自动。其茎大如手指,赤如丹素,叶似苋,其根有大魁如斗,有细者如鸡子十二枚,周绕大根之四方,相去丈许,皆有细根如白发以相连。主高山之上,其所生左右无草。

《唐本草》:赤箭,此芝类,茎似箭簳,赤色,端有花叶,远看如箭有羽。根、皮、肉、汁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似芋。其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肉如面,日暴则枯萎也。得根即生啖之,无干服法也。

《本草图经》:赤箭,今江湖间亦有之,然不中药用。今三、四月采苗,七、八、九月采根。《本经》但云三月、四月、八月采根,不言用苗,而今方家乃并用根苗,各有收采时月,与《本经》参差不同,难以兼著,故但从今法。天麻,今京东、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簳状,青赤色,故名赤箭芝,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肉名天麻。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内采。初取得乘润刮去皮,沸汤略煮过,暴干收之。嵩山、衡山人或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

《梦溪笔谈》: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为其茎如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耳,何足疑哉。

参看

  • 《中药学》- 天麻
关键字:天麻
上一篇: 天葵子
下一篇:天门冬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天麻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5)
  • 天麻/经典中药(8)
  • 天麻钩藤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秘方(6)
  • 天麻/中药图片(8)
  • 天麻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6)
  • 天麻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天麻钩藤颗粒/中成药大全(8)
  • 半夏天麻丸/中成药大全(57)
  • 复方天麻片/中成药大全(5)
  •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成药大全(61)
  • 天麻头痛片/中成药大全(7)
  • 天麻蜜环菌片/中成药大全(4)
  • 参茸天麻酒/中成药大全(8)
  • 天麻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6)
  • 天麻炖鹌鹑/药膳食疗(4)
  • 天麻炒猪肝/药膳食疗(5)
  •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6)
  • 天麻四虫酒/药酒大全(4)
  • 天麻健脑酒/药酒大全(5)
  • 人参天麻酒/药酒大全(4)
  • 天麻补酒/药酒大全(6)
  • 养血愈风酒/药酒大全(6)
  • 天麻糖苷/中药提取物(4)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方剂(5)
  • 天麻钩藤饮/中药方剂(5)
  • 天 麻/中药材(7)
  • 八代天麻/中国植物志(4)
  • 天麻/中华本草(7)
  • 天麻/中草药汇编(5)
  • 天麻散/中药_散剂(18)
  • 天麻/中药材(15)
  • 天麻子/中草药大全(6)
  • 天麻天麻/中草药大全(5)
  • 天麻茎叶/中草药大全(7)
  • 天麻/中草药大全(7)
  • 风天茶/药茶(9)
  • 辛夷夏茶/药茶(5)
  • 清胃化湿茶/药茶(11)
  • 旋天茶/药茶(10)
  • 清宫乌须茶/药茶(14)
  • 草部·茺蔚(益母草)/本草纲目(6)
  • 玉真散/传统方剂(11)
  • 天麻钩藤饮/传统方剂(13)
  • 定痫丸/传统方剂(13)
  • 半夏白术天麻汤/传统方剂(12)
  • 天麻钩藤饮/传统方剂(10)
  • 神应养真丹/传统方剂(5)
  • 天麻/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3)
  • 天麻/中草药大全(25)
  • 复方天麻蜜环菌片/药品说明书(18)
  • 天麻醒脑胶囊/药品说明书(13)
  • 半夏天麻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天麻醒脑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32)
  • 天麻祛风补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天麻首乌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23)
  • 天麻钩藤颗粒/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天麻头痛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天麻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天麻/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天麻头痛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半夏天麻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寒温痹丸(天麻祛风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天麻追风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6)
  • 加味天麻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人参天麻药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天麻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参茸天麻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天麻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3)
  • 天麻头风灵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天麻祛风补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海蛇天麻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复方天麻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天麻眩晕宁合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天麻/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天麻首乌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天麻钩藤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天麻蜜环菌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天麻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天麻/中药手册(9)
  • 天麻茎叶/中药手册(5)
  • 天麻子/中药手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