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附子理中丸
Fuzi Lizhong Wan

【处方】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炒白术150g 干姜100g
甘草100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长卵形、广卵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5~32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干姜)。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
(2)取本品水蜜丸4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6g,剪碎,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加入石油醚(60~90℃)1ml,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加乙酸乙酯1ml,超声处理15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 (2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本品水蜜丸5g,研细;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7.5g, 剪碎,加硅藻土5g,研细,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20ml溶解,用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带状,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20:3:1:0.4)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4)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振摇3分钟,静置, 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μl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冰醋酸-甲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乌头碱限量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25g;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适量,剪碎,取36g,加氨试液4ml,拌匀,放置2小时,加乙醚60ml,振摇1小时,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无水乙醇溶解使成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乌头碱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处理)-丙酮-甲醇(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细,取约1.0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剪碎, 取约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25kHz)45分钟,放冷,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以甘草苷(C21H22O9)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6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3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0mg。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1)小蜜丸 每100丸重20g (2)大蜜丸 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关键字:附子
上一篇: 阿魏化痞膏
下一篇:附子理中片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6)
  • 白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4)
  • 附子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6)
  • 附子/经典中药(5)
  • 白附子/经典中药(0)
  • 制附子肉桂治厌食症/偏方秘方(0)
  • 芍药附子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秘方(0)
  • 附子半夏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5)
  •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2)
  • 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4)
  • 苓桂附子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1)
  • 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白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白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理中丸/中成药大全(33)
  • 白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9)
  •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玉屑膏/膏方(0)
  • 蒴藋煎/膏方(6)
  • 乌附膏/膏方(2)
  • 附子膏/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塌气膏/膏方(3)
  • 附子饮/药膳食疗(2)
  •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6)
  • 十味附子酒/药酒大全(4)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祛寒通络药酒/药酒大全(2)
  • 附子酒/药酒大全(0)
  • 芫菁酒/药酒大全(4)
  • 萆藓附子酒/药酒大全(1)
  • 祛风调莱酒/药酒大全(1)
  • 姜附酒/药酒大全(2)
  • 蔓荆附子酒/药酒大全(2)
  • 升阳健胃酒/药酒大全(1)
  • 全蝎酒/药酒大全(4)
  • 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药方剂(1)
  • 回阳救急汤/中药方剂(1)
  • 正容汤/中药方剂(2)
  • 实脾散/中药方剂(2)
  • 桂枝附子汤/中药方剂(1)
  • 白术附子汤/中药方剂(5)
  • 附子汤/中药方剂(1)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药方剂(0)
  • 济生肾气丸/中药方剂(1)
  • 芪附汤/中药方剂(2)
  • 大黄附子汤/中药方剂(2)
  • 附子/中药图谱(4)
  • 土附子/中华本草(4)
  • 蛇附子/中华本草(6)
  • 白附子/中华本草(4)
  • 乌头附子尖/中草药大全(3)
  • 土附子/中草药大全(3)
  • 蛇附子/中草药大全(3)
  • 附子/中草药大全(7)
  • 附子/中药材(25)
  • 白附子/中药材(19)
  • 细芎茶/药茶(9)
  • 羌附茶/药茶(12)
  • 羌附术茶/药茶(3)
  • 辛夷蚕茶/药茶(3)
  • 茵陈四逆茶/药茶(5)
  • 附子茶/药茶(2)
  • 附子姜甘茶/药茶(3)
  • 草部·白附子/本草纲目(3)
  • 草部·附子/本草纲目(1)
  • 牵正散/传统方剂(9)
  • 大黄附子汤/传统方剂(11)
  • 回阳救急汤/传统方剂(9)
  • 四逆汤/传统方剂(21)
  • 真武汤/传统方剂(6)
  • 白附子/中草药大全(10)
  • 附子汤/传统方剂(9)
  • 解语丹/传统方剂(7)
  • 正容汤/传统方剂(2)
  • 牵正散/传统方剂(4)
  • 白通汤/传统方剂(5)
  • 四逆加人参汤/传统方剂(5)
  • 通脉四逆汤/传统方剂(5)
  • 参附汤/传统方剂(6)
  • 回阳救急汤/传统方剂(14)
  • 四逆汤/传统方剂(12)
  • 附子理中丸/传统方剂(7)
  • 附子粳米汤/传统方剂(8)
  • 附子理中汤/传统方剂(9)
  • 附子泻心汤/传统方剂(38)
  • 大黄附子汤/传统方剂(23)
  • 薏苡附子败酱散/传统方剂(18)
  • 麻黄附子甘草汤/传统方剂(12)
  •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辛附子汤)/传统方剂(9)
  • 白附子/中草药大全(17)
  • 附子/中草药大全(34)
  • 附子理中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附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白附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附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