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经典中药> 浏览文章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延胡索 yanhusuo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英文名】Corydalis Rhizoma。

  【来源】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Cordalis ambigua Cham.et Schlecht.的块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上端稍下凹,直径0.5~2.5厘米,黄色。茎细软,不分枝或分枝,易折断,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鳞片和叶腋内常有小块茎。具3~4叶,基生叶与茎生叶同形,茎生叶具长柄。总状花序顶生,疏生3~10朵花,萼片小,早落,花瓣4,紫色或紫红色,上花瓣片宽展,先端微凹,具短尖,边缘具齿或多少具波状小齿,距圆筒形,蜜腺体贯穿于距长的1/2,雄蕊6枚,二体。蒴果线形。

  【产地分布】生于林下、林缘或沟谷阴处。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栽培延胡索在5~6月植株完全枯萎后5~7天采挖。采挖后分别装在竹筐里,洗净泥土,放入开水中略煮3~6分钟至块茎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捞起晒干。过生易遭虫蛀,过熟则折干率下降,表面皱缩。野生土元胡索一般在植物生长末期或花期采挖,因为过迟难于寻找,但此时采挖,药材质量较差,总碱含量较低。

  【药材性状】球形,表面灰黄色或白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上端凹陷,有茎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脐状,质坚硬,碎断面金黄色或黄棕色,角质样。气微,味极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止痛:每日用延胡索9克,酒炒研末煎服,7天为一疗程。

  【药理研究】镇痛、催眠、镇静、安定;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脏;抗心律失常;抗溃疡;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有的总碱镇痛效价是吗啡的40%,总碱中以延胡索甲素、延胡素乙素、延胡素丑素的镇痛作用最为明显,其中延胡素乙素最强,延胡素丑素次之,延胡素甲素再次,较大用量对兔、犬、猴等均有镇静催眠作用,延胡索乙素有对抗中枢兴奋和增强中枢抑制作用;静注延胡素乙素可缩小脑梗塞范围、脑水肿及钙离子抑制。毒性:总碱LD50为2840毫克/千克,延胡素乙素LD50为146毫克/千克。

  【化学成分】含20多种生物碱,如紫堇碱、异紫堇球碱、小檗碱、隐品碱、去氢南天宁碱、二氢血根碱、四氢小檗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黄连碱、巴马亭等。另含延胡索乙素、亚油酸、香草酸、胡萝卜苷、去氢延胡索胺等。

  【使用禁忌】孕妇忌服,体虚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便滑泄:延胡索、附子各30克,木香15克。每服12克,加生姜七片煎服。(《严氏济生方》延附汤)

  ②治血滞心腹作痛: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炒)、草果、没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9克,热酒调下。(《医宗必读》手拈散)

  ③治疝气:延胡索、胡椒末各等分。每服6克,酒、水各半盏,煎七分服。(《卫生易简方》)

  ④治经来小腹有块痛:延胡索8g,血余炭4克研末。分上下午2次用黄酒调服。连服7天。(《山东中医杂志》1984,(3):50)

  ⑤治产后小腹脐下痛:延胡索、桂心各15克,当归30克。为细末,热酒调下。(《普济方》延胡散)


关键字:延胡索
上一篇: 远志
下一篇:赤芍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肉桂延胡索治原发性痛经/偏方秘方(0)
  • 白芍延胡索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方秘方(0)
  • 佩兰延胡索治胃炎/偏方秘方(0)
  • 延胡索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延胡索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4)
  • 延胡索清热粥/药膳食疗(3)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灵脂酒/药酒大全(0)
  • 一捻金酒/药酒大全(0)
  • 良附酒/药酒大全(2)
  • 秦艽元胡酒/药酒大全(1)
  • 止痛酊/药酒大全(1)
  • 元胡酊/药酒大全(0)
  • 复方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调经酒/药酒大全(9)
  • 延胡三七酒/药酒大全(2)
  • 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延胡索生物碱/中药提取物(0)
  • 东北延胡索/中药图谱(16)
  • 齿瓣延胡索/中药图谱(4)
  • 延胡索/中华本草(3)
  • 新疆延胡索/中华本草(6)
  • 东北延胡索/中华本草(1)
  • 齿瓣延胡索/中华本草(8)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4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9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9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29)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新疆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东北延胡索/中草药大全(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4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2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31)
  • 延胡索(元胡)/辅料(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粉剂(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 /粉剂(1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原料(16)
  • 木通地黄茶/药茶(3)
  • 延胡索茶/药茶(0)
  • 延胡金铃茶/药茶(1)
  • 延归茶/药茶(1)
  • 益母延胡索茶/药茶(0)
  • 玉兰花茶/药茶(6)
  • 草部·延胡索/本草纲目(2)
  • 齿瓣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1)
  • 延胡索散/传统方剂(15)
  • 少腹逐瘀汤/传统方剂(8)
  • 金铃子散/传统方剂(27)
  • 四氢帕马丁;延胡索乙素/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1)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7)
  • 延胡索(元胡)/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兽药手册(2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兽药手册(486)
  • 延胡索(元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过期标准(13)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过期标准(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延胡索乙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3)
  • 延胡索—东北延胡索/中药手册(11)
  •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中药手册(7)
  • 延胡索/中药手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