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延胡索
始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宋《开宝本草》云:

【拼音名】Chǐ Bàn Yán Hú Suǒ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及其各变型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remota Fisch.ex Maxim.[C.turtschaninovii Bess.nonSeuawenel]

采收和储藏:5月上旬茎叶枯萎时采挖,搓去浮皮,洗净,按大、中、小分成三档,分别放入80-90℃的水中煮3-4min,小块茎2分钟,随时翻动,至内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晒干。

【原形态】齿瓣延胡索 多年生草本,无毛,高10-30cm。块茎球形,外被多层浅棕色栓皮,直径15-20mm,有时瓣裂。茎直立或倾斜,茎基部有鳞片1枚,节部有时膨大成小块茎。叶2-3枚,具长柄;叶片第一回5出羽状,第二回3出全裂,未回裂片披针形,窄卵形或窄倒卵形,长1-5cm,全缘,先端具3粗齿。总状花序顶生,密集花20-30朵;苞片椭圆形,先端深裂,裂片细而长尖;花蓝紫色,长15-25mm,4瓣,2轮,外轮上瓣最大,瓣片先端二浅裂,具明显短尖,边缘具波状小圆齿,下部延伸成圆筒状距,长约8-12mm;雄蕊6,花丝每3枚成束;雌蕊长5-8mm,子房扁圆柱形,花柱细长。蒴果条形,长10-25mm,长于花梗,种子细小,黑色,扁肾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本种有变型多个,分布、生境、用途同原种,其中以线裂和栉裂两者分布广,产量大。①线裂齿瓣延胡索CorydalisremotaFisch.exMaxim.f.lineariloba(Maxim.)C.Y.WuetZ.Y.Su[C.remotaFisch.etMaxim.var.linearilobaMaxim.;C.turtschaninoviiBess.f.lineariloba(Maxim.)Kitag.]植株较粗壮,叶未回裂片长圆状线形或线形,多少渐尖,先端全缘,2裂或具缺刻。②栉裂齿瓣延胡索CorydalisremotaFisch.exMax-im.f.pectinataKom.[C.remotaFisch.etMaxim.var.pectinataKom.;C.turtschaninoviiBess.f.pectinata(Kom.)Y.H.Chou叶末回裂片较宽,先端栉齿状分裂。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杂木疏林下、河漫滩及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病害的发生。宜选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层疏松肥沃,富含腐质,近中性的砂质壤土。忌连作。

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适宜播种期为夏季。选好地后施足基肥,每lhm2施充分腐熟圈肥75000kg左右,饼肥750-1050kg,翻耕均匀进行整畦,畦宽60-70cm,高12cm;畦沟宽25cm;畦面呈瓦背形,整细畦面后将种子撒播,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畦面覆盖树叶或稻草保持湿润,到来年3月出苗时除去盖草。种子千粒重1.2-1.4g,宜湿沙贮藏,可存放2年,发芽率仍在35%。不宜干藏。块茎繁殖:于9-10月栽种;选直径在lcm以上无病虫害健康种茎。高畦栽种,畦面开3-5cm浅沟,行距9-15cm,株距3-5cm,将块茎播于沟内,芽眼向上。进行合理密植,每lhm2种栽量为900-1050kg,保持土壤湿润,栽后15日萌芽,但不出苗。北方上冻前应浇:次冻水,以保护块茎越冬。

3.田间管理 出苗前不宜松土、除草,立春后勤拔草,一般4次左右,干旱地区注意灌水,全年灌水5-7次,注意不能漫过畦面。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潮湿多雨季节发生,主要为害叶部,须清除病株,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叶面喷雾。锈病,为害叶、茎,可增施磷、钾肥,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菌核病,生长中期发生,宜及时清除病土,菌核病区撤石灰消毒,农药防治同霜霉病。

【性状】1.性状鉴别 块茎扁球形、宽锥形或细锥形,单一或少数成"分瓣"状,直径0.5-2.5cm。表面鲜黄色或黄色,外皮全脱落;底部有不定根痕,上部有少数疙瘩状侧块茎,主、侧块茎上部凹陷处有茎痕及芽。质坚硬,断面鲜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色。 ①淀粉粒单粒圆形,直径3-20μm,脐点隐约可见,点状、短缝状、星状或人字形,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5(-6)分粒组成,以2分粒为多见,有的复粒的一分粒较大或较小,3分粒者有的并列,大分粒层纹可见。②下皮厚壁细胞黄绿色,长条形,一端稍弯曲,直径45-74μm,长约至213μm,壁厚3-5μm,木化,呈连珠状,纹孔横裂缝状,较稀疏。③石细胞(块茎凹陷部位)大多单个散在,少数成群,黄绿色,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纺锤形,有的一端平截或有突起,直径32-54μm,长45-119μm,壁厚8-12μm,有的一边较薄,木化,纹孔点状或小椭圆形,较密,沟孔较长而密。

【化学成份】齿瓣延胡索块茎含小檗碱(berberine),左旋紫堇碱(corydaline),原阿片碱(protop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左旋四氢小檗碱(canadine),左旋紫堇定(corydine),异紫堇定,左旋海罂粟碱(glaucine),黄连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还含脂肪酸,豆甾醇(stigmasterol)等。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 齿瓣延胡索粗提取物9g/kg灌胃对小鼠甩尾法、热板法均有镇痛作用P<0.001,痛阈提高率为66.5%、41%。

2.镇静作用 粗提取物9g/kg灌胃,对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3.抗惊作用 粗提取物9g/kg灌胃,对小鼠电刺激惊厥无明显抗惊作用(P>0.05)。

【毒性】齿瓣延胡索有一定毒性,小鼠灌服粗提物的LD50为27.1g/kg。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约1.0g,甲醇回流提取2h, 回收甲醇,用甲醇定容成1ml,用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延胡索乙素加甲醇制成1mg/1ml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二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二乙胺(5:3:0.5:1)为展开剂,展开15cm,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应显相同橘红色斑点。另取一硅胶G-CMC薄层板,点样品液3μl, 及去氢紫堇碱甲醇溶液(1mg/ml)3μl对照,以氯仿-甲醇(5:1)(氨饱和下)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经水先期慎用,体虚崩漏、产后血亏及孕妇忌服。"

关键字:延胡索
上一篇: 匙叶五加
下一篇:齿叶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延胡索/经典中药(7)
  • 肉桂延胡索治原发性痛经/偏方秘方(0)
  • 白芍延胡索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方秘方(0)
  • 佩兰延胡索治胃炎/偏方秘方(0)
  • 延胡索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延胡索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4)
  • 延胡索清热粥/药膳食疗(3)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灵脂酒/药酒大全(0)
  • 一捻金酒/药酒大全(0)
  • 良附酒/药酒大全(2)
  • 秦艽元胡酒/药酒大全(1)
  • 止痛酊/药酒大全(1)
  • 元胡酊/药酒大全(0)
  • 复方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调经酒/药酒大全(9)
  • 延胡三七酒/药酒大全(2)
  • 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延胡索生物碱/中药提取物(0)
  • 东北延胡索/中药图谱(16)
  • 齿瓣延胡索/中药图谱(4)
  • 延胡索/中华本草(3)
  • 新疆延胡索/中华本草(6)
  • 东北延胡索/中华本草(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4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9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9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29)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新疆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东北延胡索/中草药大全(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4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2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31)
  • 延胡索(元胡)/辅料(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粉剂(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 /粉剂(1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原料(16)
  • 木通地黄茶/药茶(3)
  • 延胡索茶/药茶(0)
  • 延胡金铃茶/药茶(1)
  • 延归茶/药茶(1)
  • 益母延胡索茶/药茶(0)
  • 玉兰花茶/药茶(6)
  • 草部·延胡索/本草纲目(2)
  • 齿瓣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1)
  • 延胡索散/传统方剂(15)
  • 少腹逐瘀汤/传统方剂(8)
  • 金铃子散/传统方剂(27)
  • 四氢帕马丁;延胡索乙素/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1)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7)
  • 延胡索(元胡)/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兽药手册(2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兽药手册(486)
  • 延胡索(元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过期标准(13)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过期标准(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延胡索乙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3)
  • 延胡索—东北延胡索/中药手册(11)
  •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中药手册(7)
  • 延胡索/中药手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