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东北延胡索
Dōnɡ Běi Yán Hú Suǒ
东北延胡索
别名:土元胡、延胡索、蓝花菜、蓝花豆
功效作用: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崩漏;瘤瘤;跌打损伤
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
始载于?毒性?归经胃经、肝经药性温药味辛、苦

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

【别名】 土元胡。

(英) AmurCorydalisRhizome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Corydalisambigua Cham. etSchlecht.var.amurensisMaxim. 的块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5cm。茎单一,自鳞片叶腋中伸出。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不完全二回出全裂,小裂片狭倒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苞片卵状长圆形;萼片2,早落。花瓣4,淡紫红色或蓝色,大小不等,呈唇形,上唇有距与下唇对生;雄蕊6;雌蕊1,条形。蒴果梭形,短柱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林中及沟谷、林缘。产于东北。

【采制】 同延胡索,亦有搓去外皮后炮制。

【性状】 块茎扁球形,球形成长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无明显皱纹,上端微凹处有茎痕,底部可见不定根痕;除去外皮者深棕色,表面光滑。质较硬,断面白色或黄白色,味较苦。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缄,其中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小薜碱、防己碱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延胡索。

【采制】 同延胡索,亦有搓去外皮后炮制。

【性状】 块茎扁球形,球形成长球形,直径0.5~1.5cm。

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无明显皱纹,上端微凹处有茎痕,底部可见不定根痕;除去外皮者深棕色,表面光滑。

质较硬,断面白色或黄白色,味较苦。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缄,其中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小薜碱、防己碱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延胡索。

【炮制】延胡索: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

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或取净延胡索,加醋置锅内共煮,至醋吸净,烘干,取出,放凉。

(每延胡索100斤,用醋20斤)

【性味】辛苦,温。

①《海药本草》:味苦甘,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

②《本草蒙筌》:入太阴脾、肺,一云又走肝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脾、胃四经。

【功用主治-延胡索的功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①《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

②《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

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③《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选方】①治热瓢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玄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

为末。

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

(《圣惠方》) ②治下痢腹痛:延胡索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调理而安。

(《纲目》) ③治咳喘:醋制玄胡七成,枯矾三成。

共研细粉。

一日三次,每服一钱。

(沈阳《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④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玄胡索(醋煮去皮);当归(去芦,酒浸锉略炒)各一两,橘红二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汤卞,米饮亦得。

(《济生方》三神丸) ⑤治产后恶露下不尽,腹内痛:延胡索末,以温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 ⑥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延胡索一两。

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豆淋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⑦治跌打损伤:玄胡炒黄研细,每服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亦可加黄酒适量同服。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⑧治疝气危急:玄胡索(盐炒)、全竭(去毒,生用)等分。

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

(《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盘肠气痛:延胡索、茴香等分。

炒研,空心米饮,量儿大小与服。

(《卫生易简方》) ⑩治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

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

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人鼻内,当有涎出。

(《永类钤方》) ⑾治小便尿血:延胡索一两,朴消七钱半。

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类证活人书》) ⑿咳嗽。

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⒀尿血。

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四钱,水煎服。

⒁皮下气痛或气块痛。

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⒂久患心痛,身热足寒。

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⒃下痢腹痛。

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⒄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

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⒅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

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⒆疝气。

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

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⒇腰 体痛。

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

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21)偏、正头风。

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

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

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

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临床应用】①用于止痛延胡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治疗多种癌症。

临床应用除复方煎剂、研粉吞服外,还提取出四氢掌叶防己碱供止痛之用。

临床曾对下列两种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

一麻风神经痛:每日用延胡索3钱,酒炒研末煎服,7天为一疗程。

观察43例,平均服药24天后有13例疼痛消失,25例疼痛减轻。

以初用时效果较为显著。

如调成软膏敷于患处,亦可止痛,但不及内服显著二月经痛:用四氢掌叶防己碱50毫克,日服3次(或每日1次用100~150毫克)。

治疗44例,显效14例,症状减轻18倒。

服药后镇痛作用开始时间在10分钟以后,持续4~24小时不等。

副作用有月经减少、嗜睡、头昏、头痛等。

②用于局部麻醉用延胡索加工提取制成0.2%延胡索碱注射液行局部麻醉,共作门诊手术105例,效果满意(切皮无反应,手术过程无疼痛感觉,能顺利完成手术)者98例(93.4%);欠佳(手术过程有轻度疼痛感,但能完成手术)者6例(5.7%);失败1例(0.9%)。

术后随访,大多数切口可预期愈合,仅1例(滑囊炎切除术)切口愈合迟缓。

有些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较长;有两例小儿患者(六指切除术)于注射后入睡。

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用法用量: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给药方法。

根据手术部位与要求酌情增减用量,最小量6毫克,最大量90毫克。

其中5例曾在延胡索注射液中加入1~2滴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增强麻醉效果。

关键字:东北 延胡索
上一篇: 东北堇菜
下一篇:东方蝾螈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延胡索/经典中药(7)
  • 肉桂延胡索治原发性痛经/偏方秘方(0)
  • 白芍延胡索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方秘方(0)
  • 佩兰延胡索治胃炎/偏方秘方(0)
  • 延胡索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延胡索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4)
  • 延胡索清热粥/药膳食疗(3)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灵脂酒/药酒大全(0)
  • 一捻金酒/药酒大全(0)
  • 良附酒/药酒大全(2)
  • 秦艽元胡酒/药酒大全(1)
  • 止痛酊/药酒大全(1)
  • 元胡酊/药酒大全(0)
  • 东北三宝酒/药酒大全(1)
  • 复方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调经酒/药酒大全(9)
  • 延胡三七酒/药酒大全(2)
  • 延胡索酒/药酒大全(0)
  • 延胡索生物碱/中药提取物(0)
  • 东北堇菜/中药图谱(6)
  • 齿瓣延胡索/中药图谱(4)
  • 延胡索/中华本草(3)
  • 新疆延胡索/中华本草(6)
  • 东北羊角芹/中华本草(31)
  • 东北延胡索/中华本草(1)
  • 东北卫矛/中华本草(0)
  • 东北溲疏/中华本草(0)
  • 东北桤木/中华本草(1)
  • 东北雷公藤/中华本草(2)
  • 东北堇菜/中华本草(2)
  • 东北蛔蒿/中华本草(3)
  • 齿瓣延胡索/中华本草(8)
  • 东北蛔蒿/中草药汇编(1)
  • 东北红豆杉/中草药汇编(1)
  • 东北鼢鼠/中草药汇编(6)
  • 东北埃蕾/中草药汇编(2)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4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9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9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29)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新疆延胡索/中草药大全(2)
  • 东北羊角芹/中草药大全(3)
  • 东北延胡索/中草药大全(0)
  • 东北卫矛/中草药大全(2)
  • 东北溲疏/中草药大全(1)
  • 东北桤木/中草药大全(3)
  • 东北雷公藤/中草药大全(0)
  • 东北堇菜/中草药大全(3)
  • 东北蛔蒿/中草药大全(1)
  • 东北红豆杉/中草药大全(3)
  • 东北鼢鼠/中草药大全(9)
  • 东北埃蕾/中草药大全(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化药原料(4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20)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可溶性粉(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预混剂(31)
  • 延胡索(元胡)/辅料(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粉剂(26)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 /粉剂(1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原料(16)
  • 木通地黄茶/药茶(3)
  • 延胡索茶/药茶(0)
  • 延胡金铃茶/药茶(1)
  • 延归茶/药茶(1)
  • 益母延胡索茶/药茶(0)
  • 玉兰花茶/药茶(6)
  • 草部·延胡索/本草纲目(2)
  • 齿瓣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1)
  • 延胡索散/传统方剂(15)
  • 少腹逐瘀汤/传统方剂(8)
  • 金铃子散/传统方剂(27)
  • 四氢帕马丁;延胡索乙素/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1)
  • 延胡索/中草药大全(17)
  • 延胡索(元胡)/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兽药手册(29)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兽药手册(486)
  • 延胡索(元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过期标准(13)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过期标准(11)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延胡索乙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3)
  • 延胡索—东北延胡索/中药手册(11)
  •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中药手册(7)
  • 延胡索/中药手册(6)
  • 东北蛔蒿/中药手册(16)